[病因病理]
阴茎癌绝大多数发生于包茎或包皮过长的病人。犹大民族男性新生儿10天行包皮环切术,几无阴茎癌。伊斯兰教在幼年行包皮环切术,患阴茎癌者亦罕见。因之,阴茎癌是长期包皮垢积聚在包皮内刺激所引起,是可以预防的肿瘤。
病理上以鳞癌为主,基底细胞癌和腺癌少见。由于阴茎筋膜和白膜坚韧,除晚期病例外,阴茎癌很少侵犯尿道海绵体,亦不影响排尿。淋巴转移极常见,可转移至腹股沟、股部、髂淋巴结等。癌侵人海绵体即易有血行扩散,可转移到肺、肝、骨、脑等。
[临床表现]
多见于40-60岁、有包茎或包皮过长的病人。开始表现为硬块或红斑,突起小肿物或经久不愈的溃疡,由于包皮垢掩盖未引起足够重视,以后有血性分泌物自包皮口流出,肿瘤可突出包皮口或穿破包皮呈菜花样,表面坏死,渗出物有恶臭,肿瘤继续发展可侵犯全部阴茎和尿道海绵体。就诊时常伴有附近淋巴结肿大。
[诊断]
阴茎癌诊断不困难,但容易延误诊断和治疗,有15-30%发病一年后始就诊,多数因忽略、害羞等原因。包皮阴茎头炎、慢性溃疡、湿疹等与肿瘤不易鉴别时应行活组织检查。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并不一定是转移癌,转移癌往往坚硬、无压痛、因定,在原发灶切除并经抗菌治疗后仍不缩小。位于隐静脉进入股静脉处上内侧的股淋巴结是“前哨结”,多数情况下是阴茎癌最早转移的部位,应引起重视。
[预防护理]
①开展卫生宣传,加强预防措施:1)有包茎或包皮过长者,应作包皮环切术;2)未作包皮环切者,应经常将包皮上翻清洗,不使积垢刺激;3)积极治疗慢性包皮阴茎头炎,此为预防阴茎癌的主要措施。
②早期发现、早期诊断、早期治疗阴茎癌。
③适当进行体育锻炼,增强体质。
④加强营养,多食乌龟、鳖甲、淡菜、鳝鱼等血肉有情之品,以利疾病恢复。
[治疗]
以手术治疗为主,也可结合放射和化学治疗。
①手术治疗
肿瘤小局限于包皮者可仅行包皮环切术。阴茎癌一般需行阴茎部分切除术,至少在癌以上2厘米处切断,如残留阴茎不能站立排尿和性交时,应行阴茎全切除术,尿道移至会阴部。有淋巴结转移者应在原发灶切除后2-6周控制感染后行两侧腹股沟淋巴结清除术。
②放射治疗
早期和年青人阴茎癌可行放射治疗,也有主张阴茎癌先行放射治疗,如失败再行手术。但放射治疗疗效不理想,大剂量时尚可引起尿道瘦、狭窄等。
③化学治疗
博来雷素对阴茎癌有良好疗效,也可用于配合手术和放射治疗。
④局部处理
确诊后应争取早期行阴茎癌切除根治术。初中期可以大豆甘草汤洗涤患处,再用鸭血清调凤衣散敷患处,一日1-2次。后期可用鲜山慈菇捣碎烂外敷;溃烂出血者,掺海浮散,外盖生肌玉红膏。
阴茎癌方二
文章来源:兰州晨报 2004-4-8 14:30:35
土茯苓60克,金银花12克,威灵仙、白鲜皮各9克,丹皮6克,苍耳子15克。每日1剂,煎2次分服,另用茶叶加食盐适量煎汁后供局部冲洗。
本方为江西瑞昌县人民医院治疗阴茎癌验方,功能清热解毒。
阴茎癌方三
文章来源:兰州晨报 2004-4-8 14:04:36
铁树叶、白花蛇舌草、半边莲、双花、川楝子各500克。水煎煮3次,合并煎煮液,浓缩到原总体积的1/5,加乙醇沉淀2次,经活性炭处理过滤,分装灭菌,每日2次,每次2口4毫升,肌注。
本方源于《癌症家庭防治大全》,功能解毒散结,适用于阴茎癌。
阴茎癌方四
文章来源:兰州晨报 2004-4-8 13:36:10
①鸦胆子、硇砂、砒石、草乌各6克,吴萸、轻粉各9克,硼砂、枯矾各30克,麝香15克,冰片3克。
②白及、象皮、紫草各15克,炉甘石30克。
③樟丹9克,梅片0.9克,煅石膏、硼砂各30克,密陀僧6克。
①②两方各药研为细末,分别加入合梅素粉5―10克,混合均匀,制成外用散剂。③方各药共研细末,加凡士林调和均匀经于热灭菌后,即得。外用,散剂供撒布于癌肿创面,软膏供局部涂敷用,均匀每日1–2次。①方用于解毒去腐、消肿抑癌;②方用于生肌收敛,愈合创面;③方用于癌块消失后久不愈合的创面,有生肌、抗感染的作用。
本方源于河北新医大附属第二医院,功能消肿抑癌,适用于阴茎癌。
阴茎癌方六
文章来源: 2004-4-8 11:45:41
山慈菇30克,丝瓜络500克,海藻3克。每日l剂,水煎服。
本方清热通络,化痰散结,适用于阴茎癌患者。
阴茎癌方七
文章来源: 2004-4-8 11:22:14
土茯苓30克,白鲜皮15克,金银花、薏苡仁各30克,防风6克,本通9克,木瓜15克,皂角子10克。每日1剂,水煎服。
本方源于《外科真诠》,功能清热解毒,燥湿消痛,适用于阴茎癌。
阴茎癌方八
文章来源: 2004-4-8 11:09:14
黄芪30克,当归身15克,茯苓30克,丹皮12克,砂仁10克。每日1剂,水煎服。
本方源于《谦益斋外科医案》,功能益气养血,适用于阴茎癌。